鹤峰网讯(融媒体记者 刘丽华 通讯员 肖红霞 洪叶 王先红)林间小道漫步乘凉、农家小院闲话家常……8月21日黄昏,下坪乡石堡村的九莲山十分热闹,“森林氧吧”、“植物乐园”、年均24 ℃的气温吸引了四面八方的游客踏着“热浪”而来,感受清凉一夏。
“这里的环境好,非常舒适,村民又热情好客,农家饭也好吃。”来自武汉的黄先生告诉记者,他和家人从九莲山红枫林区开放时,就开始来这里避暑,今年已经是第四个年头了。
借助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和气候条件,九莲山成为不少人选择的避暑旅游胜地,当地老百姓也经营起了民宿和农家乐。
(资料图片 摄影 陈平章)
韩霞是浓情农味家庭农场的老板,一到饭点,她就忙得不可开交,土家腊肉、炕土豆,香味扑鼻。五一假期以来,她家院坝常停满了车,游客络绎不绝。
“今年天气热,来避暑的游客多,农家乐生意也格外好,收入自然也就增长了。”韩霞介绍,过去树木砍伐严重,没有生气,别说游客,连老百姓自己都不愿意在上面待着,选择进城务工谋生。
长时间靠山吃山的传统导致森林覆盖率下降,水土流失,一些地方出现石漠化趋势,县委县政府发出禁伐令,对砍树说不。
封山育林后,九莲山的环境越变越好,韩霞两口子看着日益青葱的树林,希望能够吃上“生态饭”。2013年,他们开始尝试种植红枫,打造特色景观,每到季节,漫山遍野的红加上宜人的气候就吸引众多游客前往游玩,目前枫林面积已经达到60亩。
(资料图片 摄影 陈平章)
“种这些树,不需要施肥也不需要打药水,对生态环境也是一种保护,效益高,最多的时候一天要接待100多人,一年收入还是有几万块的。”在韩霞的努力下,原本的山乡田野已转型为游客亲近自然、享受田园体验观光的生态康养基地,他们也依托红枫林成功吃上了“生态饭”。
据悉,2017年,九莲山林场成功申报为国家级森林康养基地,2020年该基地被纳入我县“十四五”规划和远景发展目标,为我县全面打造全国“两山”理论实践创新基地奠定了基础。
热天气催热凉经济,但也给森林防火带来了挑战。铁炉白族乡的护林员刘亚红一大早就带上红袖章与防火背包沿着林间展开巡逻。2021年,经过申报、审核、考察、评定、公示等程序,她变身为护林“正规军”。
“看山护林一年是4000元的工资,剩下时间还可以做其他事情,日子是越过越好了!”工作虽然辛苦,但刘亚红干得很开心,说起护林员的职责来头头是道,“除了巡山防火,还要对进入山林的村民和其他人员的吸烟等行为及时进行制止,巡查进山采伐盗猎等不法行为。”
闲暇时间她还会给村民宣传林业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
“当了护林员之后,才体会到这份工作的辛苦和责任,希望每个人都能够增强森林防火意识,共同维护森林安全,保护生态环境!”刘亚红说。
为保护好一方生态资源,我县组建了一支2500人的生态护林员队伍,补助资金一千余万元,每人每年可获得管护补助报酬四千元。
除此之外,为加强对护林员的管理,我县于2021年实现手机平台管理,实时掌握护林员工作动态,护林员通过智能手机下载app“生态护林”进行签到、台账记录,同时还可将发现的问题立刻上报,队伍建设趋于专业化、系统化,进一步提升了全县森林资源管护水平。
绿色是本色,生态是财富。近年来,我县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护林、营林、造林,坚定不移地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绿水青山的自然生态,成了我县最大的自然财富和经济财富,走出了一条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可持续发展之路。